近日,国家多次强调“新基建”建设,5G网络、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成为了多方关注的焦点,属于“新基建”的时代,已在路上。
“新基建”与“旧基建”有哪些区别?“新基建”将带来何种产业新机遇?面对“新基建”大浪潮,达实又做了哪些应对与准备?
4月2日,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磅接受凤凰网广东采访,就“新基建”相关问题做深度分析和解答。
访谈全内容收录如下
凤凰网广东:您如何看待国家现阶段提出的“新基建”?您认为与“旧基建”相比,“新基建”新在哪里?“新基建”和“新动能”是否有交集?
刘磅:我认为本次“新基建”和以往历次提出的基建拉动是有本质的不同。首先,以前的基建投资拉动,是市场驱动行为。而这一次“新基建”是创新驱动行为,这是骨子里的不同。其次,如果说以前的基建是需求侧拉动,那么现在则是供给侧驱动,相对应的经济背景也不同。再者,“旧基建”对应于传统经济,“新基建”是对应于未来的数字经济。
此外,两者呈现出来的需求特点也不同。“旧基建”投资拉动主要是补短板。而现在“新基建”不是补短板,是建长板。从本质上来讲,“旧基建”是解决物质财富的贫乏问题,而“新基建”将解决精神财富的需求问题。
至于“新基建”和“新动能”是否有交集,我认为,“新基建”和“新动能”不光是有交集,它们本质上还是一样的。“新基建”更多是基于创新技术所驱动,我们讲“新动能”也是创新驱动,是供给侧改革。所以我觉得这两个概念是有相当大的重合。
凤凰网广东:请问您的公司属于“新基建”的哪个领域?公司主营业务是什么?
刘磅: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回顾一下达实和“旧基建”的关系。我们一般讲基建通常都是围绕在危机当中投资拉动经济这一驾马车来讲的。回顾中国过去这二、三十年有过几次投资拉动经济的重大标志性节点:
第一个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中国当时就展开了一轮基建投资拉动,拉动的主要是公路建设,使得中国高速公路成为了世界第一。紧跟着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又展开了一轮投资基建拉动,这一轮是把高速铁路变成了世界第一。这是两次比较经典的、传统的“旧基建”建设,通常我们把“旧基建”也叫做“铁公基”,铁代指铁路、公代指公路。
达实公司在过去“旧基建”投资拉动当中,每次都抓住了历史的机遇。97年国家在投资拉动经济的时候,除了高速公路的建设之外,还有一个细分市场,就是粮食仓储建筑的补短板。达实公司是做自动控制技术的,现在来讲叫做物联网技术。我们当时就抓住了全国粮食仓储、仓库建设这么一个机遇,一跃成为在粮食仓储建筑的智能化、信息化方面,中国最大的细分市场的占有者。
到了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在高速铁路建设的同时,还有一个细分市场叫做城市地铁。在城市地铁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建设当中,公司也在细分市场当中成为了全国几大巨头之一,分享了南中国区最大的市场。
再回到刚才的问题,达实是做什么的?用一句话来讲,我们是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建设和服务商。我们把物联网技术应用在多个细分的领域,例如在普通的建筑上、在医院的建筑上,在地铁的环境监控上,这是我们的主营业务。
那这些业务和目前的“新基建”七大产业是什么关系?达实公司应该主要属于工业互联网板块,其实物联网就是工业互联网当中最核心的部分。在这个领域当中,它的外延又包含5G的应用。5G到来后,智能物联网从局域的物联网到了无线广域的物联网,数据就云集在一起,这时候就又包含了云计算、大数据这两个板块。当众多数据聚集在一起,靠人工分析监控就不现实,这样的话就引出了AI技术在智能物联网上的应用。同时,达实公司本身的一个应用细分市场就是智慧交通领域,与“新基建”所提的城际交通相关。
因此,应该说在新基建的七大产业当中,达实公司本质上主体属于工业互联网,但是它是依托5G,把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作为工具,把轨道交通、高速城际交通是作为应用市场的。在七个新基建的领域当中,我们可能会涉猎其中的五个。这是我们主营业务和“新基建”的关系。
凤凰网广东:此次,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新基建”投资力度将给公司所在的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刘磅:“新基建”给行业带来的影响是革命性的,它会加速我们这个行业的快速积聚。以前我们行业是属于大市场小企业这么一个典型的市场模型,最大的企业市场占有率也可能只有百分之几。“新基建”到来的话,会加速我们行业大企业的聚集和快速出现。
之所以有如此判断,是因为以前的物联网都是在一个建筑群内局部部署控制的。5G到来,使得广域部署成为可能。物联网是物和物相连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在技术上有一个专用的术语叫控制采样周期,通常的案例都是在20毫秒之内,指一个按钮,按下之后到另外一端的响应,在20毫秒之内。在1G、2G、3G、4G时代,这个20毫秒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到了5G就有可能实现在20毫秒之内的通讯,这就使得广域的控制系统成为了可能。这一点对于一些计算机的传统应用来讲,它是量的改变,但对于我们物联网控制系统来讲,它是质的改变,它使得广域物联网存在可能,一旦广域物联网存在,就可以把它集中在云端做物联网平台的部署,而不是放在每一个建筑里边。这样也就会出现在云计算、大数据以及AI等相关领域的应用。这种挑战小企业是缺乏实力去参与竞争的,如此一来,云端部署的广域物联网就会催生物联网行业的巨头出现。
这是我们这个行业可能发生的巨大的革命性的改变,就像当年SARS过后催生出消费互联网的阿里、淘宝、京东等企业。未来产业互联网,会催生出一批伟大的物联网公司,这是“新基建”对这个行业可能带来的革命性改变的地方。
凤凰网广东:您认为,“新基建”的发展目前存在哪些制约因素,应该如何去进行突破?
刘磅:分两个方面讲。第一,对于政府来说,要认识到“新基建”和“旧基建”在本质上的不同,要做各种政策的升级,不能再用原来老的一些办法。举一个案例,“旧基建”是成熟技术的应用,是补短板,这时候它的技术是相对成熟,目标是相对明确,可以依据的。政府在招投标的时候就可以采用同样的质量标准,以比较低的价格来中标。现在“新基建”来了,用的是创新技术,未来的目标也是不太确定的。这就要求政府不能用“旧基建”的招投标模式来对“新基建”。另外,传统基建的建设和运营是割裂的。所谓割裂,比如亚洲金融危机后,我们去帮助政府做粮食仓储建筑的智能化、信息化建设,之后他们怎么运营就和达实公司是无关的。但是“新基建”不同,它是面对数字经济,它将来的商业模式是建设及服务。建设和服务,将来不是分割的。
第二,从企业来说,“新基建”既然是一场革命,就不是在某一点上的突破,企业要面临着一场革命和机遇,要做出系统思考,拿出创新方案。以达实公司为例,我们系统的思考是认为,未来的驱动,除了创新驱动之外,还要有一个良知驱动。因为,传统基建是为了满足物质财富,“新基建”将来是更多的满足精神财富,这是这场变革的本质,所以必须要有良知驱动,能洞察人的本性,然后以良知驱动为本,以创新驱动为手段来往前做。
凤凰网广东:您觉得自己公司在这一轮“新基建”建设浪潮中具备哪些核心竞争优势?
刘磅:基于良知驱动,达实公司分析了物联网的本质,实际上是唤醒万物,我们不是控制万物,也不是改造万物,而是唤醒万物,用物联网的技术把万物唤醒,与人类互相的去砥砺。比如达实智能大厦,我们用物联网的技术营造了一个绿色智慧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下去工作、思考、研发、创新。对物联网的系统升级,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温暖光明的环境。这个环境又能够激发公司在未来“新基建”当中来建功立业,这个就是相互砥砺,共同成长,这是物联网的本质。
基于物联网的本质,就能找到达实智能的使命。我们把企业的发展使命定义为“万物智联,心心相通”。有了使命,我们又推出了自己的企业哲学。公司使命让我们心中有无尽的能量,有了能量后你往哪个方向跑呢?这个时候就要有企业的哲学来护航,我们叫“达则兼善天下,实则恒心如一”。核心价值观、企业的共同信仰以及企业的行为准则,这三者构成达实公司的企业哲学,这是由良知驱动所带来的,也是我们不断探索的成果。
在创新驱动方面,达实基于5G,运用云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服务多个细分的产业,这就形成了公司的发展战略。然后我们推出了“直达用户,赢得客户,点燃员工”的发展战术。这样明确了企业发展战略就有了聚焦突破的目标,找到企业发展的战术就建立了企业运营的机制。
达实智能的使命、哲学、战略和战术,这4个要素合起来就形成了达实发展的4部曲。基于达实成长发展的4部曲,我们对未来“新基建”就做好了全面的准备。
凤凰网广东:未来您将如何带领公司抓住“新基建”的机遇,去布局发展?
刘磅:我们现在已经在全面布局了,而且在疫情下,也初步得到了验证。基于良知驱动,我们年初一就行动了起来,迅速联系我们服务的武汉协和及武汉同济医院等用户,立即捐赠医用净化器,又从日本采购高等级医用防护服,将最急缺的防疫物资精准捐赠到62个城市104家医院。展现了达实智能致良知的人品力量。
同时,我们还为武汉雷神山医院、北京小汤山医院、深圳小汤山医院、雄安新区三县医院,基于自主创新的物联网产品为16家医院,提供了全院医护人员智能管控系统,以及负压隔离病房和手术室建设。
我们的物联网系统还为温州市政府内部防疫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年初六的温州是中国第四大疫情城市。作为温州市行政中心物联网平台和2000多个智能终端的营造者,我们的研发人员在湖北家中修改应用程序,测试人员在深圳进行测试,仅用了6个小时,就远程网络下载升级物联网应用系统,满足温州市政府2000多公务员实现分时就餐的管控。
我们自己的达实智能大厦,是去年启用的200米高的超高层写字楼,是中国超高层建筑绿色智慧的标志。在疫情中我们启用了全流程无接触防疫模式,从访客邀约、道闸二维码通行及自动呼梯、到通道门手机控制、办公室灯光窗帘的语音控制,全天办公可以全程无接触。这些疫情中我们物联网产品应用的故事,充分展现了达实智能创新的产品力量。
疫情中的故事也展现了,达实智能为“新基建”的机遇,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